918博天堂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网站首页

企业风貌 新闻中心 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法治918博天堂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

专题报道
  

湖南918博天堂道德讲堂
发表日期:2015-08-19 17:10:09    阅读数:8639 
家庭美德

 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,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。它涵盖了夫妻、长幼、邻里之间的关系。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、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。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,即调节夫妻、父母同子女、兄弟姐妹、长辈与晚辈、邻里之间,调节家庭与国家、社会、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,它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、婚姻、家庭、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、善恶的标准。家庭美德的规范是家庭美德的核心和主干。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,在道德意识支配指导下,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,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、美德。
  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,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。众所周知,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。它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,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,都要有奉献精神,都要为他人服务,一人有难,全家相助,形成一个相互关心、相互帮助的和睦家庭。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,在家庭生活中,每个成员都要关心家庭这个集体,共同治理好家庭,个人利益服从家庭的整体利益。"五爱":即爱祖国、爱人民、爱科学、爱劳动、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,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以"五爱"规范自己的行为。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道德,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多一分爱心,要尊重人、爱护人,要尊老爱幼,男女平等,邻里团结,和睦相处。总之,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,才能建立美满、和谐、幸福的家庭,即建立真正具有美德的家庭。
  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"老有所终,幼有所养",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。谁不孝敬父母、善待子女,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"缺德",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因此,尊老爱幼,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,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。
  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。父母对子女的爱,是最伟大、无私的。为了抚养和教育子女,父母总是倾注全部心血。"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",对父母的养育之恩,做子女的当知报答,而且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尽的,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,"善待老人,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。"所以,赡养老年父母,是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,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。但是,也有极少数家庭,子孙锦衣玉食,老人无人赡养,有的还硬把繁重的家务加到老人身上,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索要老人钱财,并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,显得太"缺德"了。有的家庭尽管在物质生活上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,但是对长辈缺乏爱心,冷冰冰地挤出点钱便一了百了,不闻不问,使父母"端着碗不觉饭香,用到钱心感隐痛"。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、沟通,除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,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,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,特别是对丧偶或离异的长辈。
  婆媳矛盾,是一些家庭中的老大难问题。我们常常可听到"婆婆难当"、"媳妇难做"、"十对婆媳九不和"的感叹。其实,在现实生活中,绝大多数婆媳关系还是处理得很好的。婆媳关系的融洽需要双方努力,儿媳应真心实意地孝敬婆婆,婆婆也要实实在在地疼爱儿媳。双方以诚相待,是婆媳相处得好的关键。媳妇要多与婆婆讲讲知心话,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多为婆婆着想;婆婆也应理解媳妇,多从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考虑问题。一旦发生矛盾,婆媳双方要多作些换位思考,多一些宽容。婆媳间产生矛盾时,儿子(丈夫)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调解工作,既要帮助母亲了解媳妇,又要帮助妻子理解老人,这样,矛盾自然会得到妥善解决。
  爱幼要讲究艺术。普遍存在对子女爱护过度的现象,特别是三代同堂、四代同堂的家庭,独生子女好似"小皇帝",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口里怕化了,"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"。俗话说:"严是爱,宠是害。"如果一味娇惯宠爱子女,无原则地迎合、满足孩子的要求,就会使子女形成任性、放纵、骄横、自私、冷淡、孤僻、怕失败、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质,影响孩子的成长。因此,对子女应当做到爱和严相结合。当然,严格要求并不等于体罚。有的家长仍信奉"棍棒之下出孝子",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必须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,启发诱导孩子纠正错误,改正缺点,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  男女平等,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,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、地位平等,享有同等的权力,负有同等的义务。要摒弃"重男轻女"的传统思想,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、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。特别是在生育观上,要真正做到"生男生女都一样",切勿生儿子兴高采烈,生女儿懊丧不已,甚至溺弃女婴。要实现男女平等,当然需要男性的理解、支持和尊重,妇女自己也应当努力做到"自尊、自爱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"。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,自我确立生活目标,自我选择生活道路,自我驾驭生活航船,自我主宰个人命运,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,去学习、去拼搏、去创造,实现自我,做一名既是"生活主人"、又是"事业强者"的时代新女性。
  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,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。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。夫妻之间不存在谁侍候谁、谁主宰谁的问题,"大男子主义"、"妻管严"等倾向,都是要不得的。许多家庭夫妻不和,实际上都是由一些"小事情"引起的,例如一方很少做家务或根本不做家务,或者一方在家务事上很少与另一方沟通等。作为夫妻,应该努力做到互敬、互爱、互信、互帮、互谅、互让、互慰、互勉。
  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。婚姻自由固然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。但是,如果把婚姻自由看作可以轻率地结婚和离婚,这是十分错误的。那种朝三暮四、喜新厌旧,对妻子(丈夫)、子女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所谓"自由",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婚姻自由原则的,必须坚决反对。
  要保持夫妻和睦,还必须不断巩固、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,使爱情之树常青。有的夫妻结婚以后,发现身边的配偶与理想中的丈夫(妻子)大相径庭,因此夫妻感情日益淡薄,继而发生"婚姻是爱情的坟墓"的感叹。其主要原因是夫妻间对婚姻、对对方的期望值过高。期盼婚姻永远像爱情故事一样充满浪漫是不现实的,日常生活是平淡琐碎的,男女双方经过恋爱浪漫期之后步入婚姻组成家庭,应学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巩固、培养感情。要在互相适应对方的同时,经常寻找夫妻双方都感兴趣、都愿为之努力的共同点,使两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标,使家庭生活生动、活跃起来,充满活力和乐趣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婚姻枯燥、乏味,"婚姻危机"也就很难出现了。
  勤俭持家,是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勤俭持家的格言,如"勤是摇钱树,俭是聚宝盆"、"俭以养德"、"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"等。改革开放以来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绝大多数家庭生活已从"温饱型"向"小康型"转变,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,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。
  勤俭持家并未过时,我们所说的勤俭持家是以"量力而行、量入为出、勤俭节约、适度消费"为原则的。勤俭持家就是要精打细算,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,避免浪费。勤俭持家就是要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。第一,不盲目攀比,不追求高消费。在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的基础上,根据现代生活消费特点,适度的"超前消费"也不为过。但是,切忌盲目攀比,追求不合实际的高消费,"别人有汽车,我家也得有","别人有别墅,我家也要有"等思想要不得。第二,适当增加精神消费的比重。如今有一些家庭,各式家电一应俱全,居室装修得富丽堂皇,就是看不到报刊、书籍。单纯考虑物质上的满足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空虚。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,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消费结构,把精神消费提到重要地位,把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购买书籍、家庭成员继续教育上,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。
  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。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,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,如"邻里好,赛元宝"、"远亲不如近邻"等。然而,人们发现,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,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越来越近,相反,与自己对门而居的邻里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。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,住在同一小区、同一幢楼,相互之间不了解、不熟悉的人并不少,有的甚至对门对住了好几年,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、在哪里工作,真可谓"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"。
  固然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、休闲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,邻里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。特别是城市里的楼房越盖越多、越盖越高,不少家庭告别平房和大杂院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单元住宅,客观上也给改善邻里关系带来诸多不便。但是,我们仍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,建立良好、新型的邻里关系。
  加强邻里团结,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,着重要做到"四互":
  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,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,切忌搬弄是非。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,如看电视、听音乐、唱卡拉OK等声音要适当,浇花、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。
  互助要破除"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"的旧观念,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,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,从小事做起,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,例如,收捡好邻居晾晒的掉在地上的衣服,扶老人或小孩上楼梯,协助邻居换煤气罐等。另外,还要主动搞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。有的家庭内部装潢像宾馆,一尘不染,楼梯过道垃圾成堆,不堪入目,曾有人戏曰:"进入家门要赤脚,出了家门要跳脚",这与现代社会文明显然是极不相称的。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,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。一旦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,双方都不必斤斤计较,要讲风格、讲谦让,能解释的就解释清楚,不能解释的就让一步,互相让一让就过去了。邻里相争往往是进一步"狭路相逢",退一步"海阔天空"。只有我们以"让"字去调剂邻里关系,就一定能使邻里和睦相处。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,理解邻居的职业,谅解邻居的苦衷。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,多一点宽容;少一点指责,多一点赞扬;少一点品头论足,多一点相互学习;少一点斤斤计较,多一点热忱关怀。

社会公德

  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:文明礼貌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等等。它涵盖了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。它的主要作用,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,一是维护公众利益、公共秩序。
  有一次,列宁同志下楼,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,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。那女工一看是列宁,就要退回去给让路。列宁阻止她说:“不必这样,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,而我现在空着手,请你先过去吧!”他把“请”字说得很响亮,很亲切。然后自己紧靠着墙,让女工上楼了,他才下楼。
  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,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,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道德,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,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。在清朝的时候,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,在一公开场合,恶习发作,随地吐了一口痰,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、嘲弄,丢尽了中国人的脸。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历史教训。
 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,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。试想一下,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,他会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吗?不会!个人道德修养是根、是本。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,必先从自身做起,从身边做起。所以鲁迅先生说:“中国欲存争于天下,其首在立人,人立而后凡事举。”“立人”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。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。要完善个人修养,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,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;认知到达一定水平,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;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,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,不违背自己的良知,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,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。完善个人道德修养,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。
  而一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,就很有亲身体会。大的不说,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。只要亮起红灯,纵使马路一辆车都没有,外国人绝不过马路。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。试问,在如此的氛围中,有谁会肆无忌惮地冲红灯呢?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。但再想一想,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,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?
 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,“教授,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?”,“在幼儿园。在那里,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,比如说,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、要谦让、吃饭前要洗手……”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样,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,而是要从身边吃饭、洗手这些小事做起。养成文明的习惯,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,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。
 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,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。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、饮料瓶,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,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!难道我们都是“语言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”么?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;知和行是一个本体、一个功夫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”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,自己却吝于履行、甚至反其道而行之,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!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,就要从这“知行合一”上下功夫、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,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。
 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;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,对社会的影响不大。试想一下,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?可是,单凭这一点酵母,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,让自己的酵素,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。

个人品德

 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,没有这个基础,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,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。原因在于:第一,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。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,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。否则,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。第二,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。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,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,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,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。第三,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。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,因此,人格一旦形成,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,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,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。当然,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,而往往是相对的,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。因而,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,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,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。总之,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、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,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、成型的、成熟的、显性的人格表现。
 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,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、气质、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。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,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、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,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。因此,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,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,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。一般来说,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:第一,日常习惯的养成,包括行、坐、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。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。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“礼仪”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。第二,生活方式的养成,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。在这方面,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、节俭、惜物、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,反对和抛弃奢侈、糜烂、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。第三,心理倾向的养成,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。一般来讲,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,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;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,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。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“中和”状态。同时,在心理倾向上,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,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、服从公共权威的“顺从”意识结合起来,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,顺从就是错的。再一方面,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,要牢记“生于忧患”的教训,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,培养吃苦精神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。第四,人际习惯的养成,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,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,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,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。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、宽容、忍让、妥协、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、竞赛、苛求、攻击、分裂、争斗、孤立、自我封闭等等两种。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。一般情况下,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,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,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,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,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。否则,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,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。要达到这一点,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“自我意识”和“自我价值”观,继承和培养传统的“无我”、“忘我”的精神境界,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,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、高尚的人、奉献的人的境界。
 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,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。家庭、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。但是,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、显性的教育上,花在外部灌输上,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,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。因此,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不断创新。第一,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,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,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。只有外部灌输,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,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。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,并主张通过“修养”建立自觉意识,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。第二,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,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,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。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“洒扫、应对、进退”方面的教育,就是从劳动、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。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,从小事做起,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。例如,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,减少其依赖性;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,爱护环境,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、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。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,我们应当积极吸取。第三,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,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。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,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。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,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。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,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,应当慎重采用才行。第四,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,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。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,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,教育者适时“启”之“发”之,就能使受教育者“如醍醐灌顶”,顿然醒悟,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,没齿难忘。第五,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,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,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,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。常言说:“有其父必有其子”,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“身教”的巨大影响力。在学校教育中,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,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。在社会中,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“暗示”着周围的人:人应当怎样生活,怎样工作,怎样为人。可见,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,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。做到这一点,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。说到底,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、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。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,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,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,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,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。
友情链接: